为何都在大陆香港新浪袭来中资这块抢滩A热机构
要说最近香港金融圈最火的话题,RWA绝对能排进前三。走在香港中环的写字楼里,随便找个金融圈的熟人聊天,十有八九都会提到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词。
RWA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RWA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资产"搬"到区块链上。想象一下,你在三亚有个度假酒店,每天都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现在有个新技术,可以把这些收益权切成1000份"数字凭证",让全球投资者都能参与投资——这就是RWA的魅力所在。
在香港,这场RWA热潮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外资机构还在专心玩他们的对冲基金和IPO老本行,而中资机构却突然集体转向,把大量资源投入这个新兴领域。
政策东风下的集体行动
今年8月7日香港的一场RWA行业会议,直接把这种热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会议还没开始,会场就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连站的位置都难找。这种盛况在香港区块链圈已经很久没见过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和几位中资机构的同行聊天时发现,这其实是"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很多总部在内地的金融机构都收到了明确的"命题作业":必须研究RWA,必须探索相关机会。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朋友告诉我:"我们在香港的分公司突然接到了总部的deadline,要求9月底前必须拿出RWA方案。"
美国经验带来的启示
不得不说,大洋彼岸的成功案例确实给了大家很大信心。贝莱德的比特币ETF创下了历史最快增长纪录,短短几个月就做到了800多亿美元的规模。这就像给全球金融圈打了针兴奋剂,谁不想复制这样的成功?
在香港,华夏基金、太平资管等已经先行试水。华夏推出的比特币ETF虽然规模还不算大,但已经让其他机构看到了可能性。有位参与了产品设计的朋友告诉我:"我们内部测算过,这类产品的运营成本能降低30%-40%,这对资产管理行业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热潮中的冷思考
不过,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少理性的声音。前几天和一位资深律师喝下午茶,他就直言不讳:"现在很多项目都是临时抱佛脚,团队连最基本的法律框架都没搞清楚。"
确实,RWA不是简单的"资产上链"。它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投资者持有的token到底代表什么权益?底层资产的所有权怎么界定?这些都需要严密的法律设计。就像那位律师朋友说的:"你不能因为有了锤子,就看什么都像钉子。"
长跑才刚刚开始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说得很好,RWA发展是场长跑。现在大家都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但最终能跑完全程的,一定是那些既有创新精神,又能守住合规底线的选手。
在我看来,RWA确实代表着金融业的未来方向,但现在更需要的是冷静布局。与其盲目跟风做项目,不如先把基本功练扎实。毕竟,金融创新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钱包)
-
620万美金被劫持的那七天:股权代币化给中小企业上的血泪一课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股权代币化这个概念时,简直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想象一下,把公司股权变成可以24小时交易的数字代币,这简直是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融资利器。记得去年在硅谷参加区块链峰会时,台下的创业公司CEO们个个两眼放光——终于不用再被VC们牵着鼻子走了!私募市场的黄金时代与隐忧Yann Robard的一项研究让我印象深刻:过去25年,私募市场创造的价值居然是公共股市的三倍。看看OpenA... ...[详细]
-
今早的区块链世界可谓热闹非凡,让我带大家看看有哪些值得玩味的消息。大佬们的资本游戏最近OpenAI的"宫斗戏"真是比美剧还精彩。Sam Altman在被董事会"请走"前,居然还在中东忙着为新芯片项目筹集资金,这个代号"底格里斯河"的项目野心不小,想要挑战英伟达的霸主地位。不得不说,这位AI大佬的胃口真大,一边做着OpenAI的CEO,一边又在酝酿新项目,看来硅谷精英们都深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手,我很少见到像今年这样令人兴奋的市场现象。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竟然擦出了如此耀眼的火花。双轮驱动的市场奇迹记得年初参加达沃斯论坛时,著名投资人Raoul Pal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你想抓住未来十年的财富密码,盯着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就够了。"现在看来,这位老兄的眼光确实毒辣。纳斯达克37%的涨幅已经够惊人了,但加密货币市场8... ...[详细]
-
谁能想到,就在两周前还死气沉沉的加密货币市场,突然间就被比特币生态的热浪点燃了!这事儿说来有趣,ORDI代币上线主流交易所就像一根火柴掉进了汽油桶,"轰"的一声就把整个市场点燃了。Ordinals:比特币NFT的破冰者还记得去年NFT市场有多火吗?那时候大家都挤在以太坊上玩ERC-721。但总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极客在想:为什么比特币就不能有自己的NFT呢?Casey Rodarmor就是这么个"叛... ...[详细]
-
Shibarium网络交易火爆背后:生态繁荣为何难挡SHIB市值缩水?
最近在加密货币圈里,Shibarium这个名词正在被频繁提及。作为Shiba Inu生态系统的"升级版高速公路",这个二层扩容解决方案在沉寂后重新启动的表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数据显示,网络交易量已经突破230万笔大关,单日交易量直逼20万笔——要知道,这在几个月前还是难以想象的数字。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但让人困惑的是,与网络活跃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HIB代币的市场表现。我翻看近期的行情数据发现,就... ...[详细]
-
说实话,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就像个顽皮的孩子,每次冲高都给你希望,转眼又打回原形。这种宽幅震荡的行情下,我建议大家还是保持"高处不胜寒,低处可布局"的心态。今日币圈看点:大资金动向引人深思今早看到一条数据让我心头一紧:10月20日以来,某巨鲸居然陆续往交易所存入了近10亿USDT!这个数字太过震撼,让我想起去年LUNA崩盘前的类似征兆。同时,另一条18.7万枚SOL的大额转账也让人浮想联翩... ...[详细]
-
最近这两年,以太坊的第二层扩展方案真是热闹非凡。从Arbitrum、Optimism这些乐观汇总(Optimistic Rollup)选手,到Polygon ZK-EVM、Linea、ZK-Sync这些零知识证明技术的拥趸,大家都在为提升以太坊的性能绞尽脑汁。但说实话,第二层远不是终点。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开始意识到,应用链(Application-specific chain)或者说第三层网络,才... ...[详细]
-
SEC再度上演拖延战术: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审批之路为何如此曲折?
加密货币市场翘首以待的好消息又一次被推迟了。SEC(美国证监会)这个"慢性子"监管机构最近又拿出了他们最擅长的招数——拖字诀。先是把HashDex想把比特币期货ETF转成现货产品的申请搁置一旁,紧接着又把灰度(Grayscale)的以太坊期货ETF申请放进了"待办事项"的抽屉里。记得9月份那会儿,HashDex兴冲冲地递交了转型申请,灰度也差不多同时提交了以太坊期货ETF计划。按照原定的时间表,1... ...[详细]
-
当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交易擦出火花:ZK技术与硬件将如何重塑加密交易?
最近偶然听到一场很有意思的Twitter Space对话,主持人Moonlight邀请了几位业内大咖聊了聊CEX和DEX融合这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聊常新的话题。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对这个话题特别有感触。记得2017年那会儿,大家还在争论DEX能不能活下来,现在居然已经在讨论如何超越CEX了,真是感慨万千。Hyperliquid给我们的启示:专链为王讨论中提到的Hyperli... ...[详细]
-
朋友们,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数字货币市场的一些心得。说实话,交易这件事啊,就像人生一样充满选择与等待。每次下单前那种纠结的心情,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市场现状与交易心态记得昨天比特币那波行情吗?白天窄幅震荡得让人昏昏欲睡,结果晚上突然来了个"深蹲起跳",从35800美元直接蹦到37000上方,然后又快速回落。这种行情说实话挺磨人的,但也是考验我们定力的时候。说真的,在市场里最考验人的就是心理素质。赚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