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科技3年者的指南革命生存借贷金融
说真的,当我第一次接触到DeFi借贷这个概念时,就像发现了一个金融新大陆。记得那是2019年的一个深夜,我在HKUST的实验室里盯着MakerDAO的白皮书看了整整六个小时。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见证金融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变革之一。
金融的本源:借贷的进化论
如果你问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我会告诉你一个咖啡馆的故事。想象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两个商人在咖啡馆里,一个想出海贸易但缺钱,一个有闲钱但不敢冒险。这就是最原始的借贷关系。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变成了智能合约和加密钱包。
我特别喜欢给学生讲这个比喻:传统金融就像是一个严格管理的五星级酒店,而DeFi借贷则更像是一个24小时营业的自助咖啡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来,不需要前台登记,也不需要信用评分,只要你有足够的"咖啡豆"(抵押品)作担保。
DeFi借贷的三次技术浪潮
回顾这段发展历程,就像在看一部金融科技版的《三体》:2017-2018年:黑暗森林法则 - MakerDAO、Compound这些先驱者小心翼翼地探索着未知领域,就像第一批走出地球的太空飞船。2019-2020年:技术爆炸 - Aave、dYdX突然将整个行业推向了新高度,TVL(总锁定价值)从几百万飙升至数十亿。2021年至今:降维打击 - 跨链借贷和RWA(真实世界资产)的引入,让DeFi开始"入侵"传统金融的领地。
DeFi借贷的四种"武功秘籍"
在我的实验室里,我们习惯把这些模式比作武侠小说中的不同门派:1. 点对池 vs 点对点:少林与武当AAVE就像是少林派,讲究"众人拾柴火焰高"。而Morpho则像武当派,追求"以柔克刚"。上周有个学生问我哪个更好,我的回答是:"要看你想做扫地僧还是张三丰。"
2. 超额抵押 vs 非足额抵押:盾牌与长矛
这让我想起2020年3月"黑色星期四"的教训。那天ETH价格暴跌40%,超额抵押的系统差点崩溃。现在每次给学生讲课时,我都会特别强调:"在DeFi世界,你的盾牌永远要比长矛厚实。"
3. 浮动利率 vs 固定利率:冲浪与钓鱼
前几天有个对冲基金经理问我该怎么选,我说:"如果你喜欢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就去玩AAVE的利率冲浪;如果你想安静地等鱼上钩,Yield Protocol的固定利率可能更适合你。"
4. 拍卖清算 vs 部分偿还:急诊室与ICU
去年实验室有个博士生专门研究清算机制,他的结论很有意思:"拍卖清算就像急诊室,讲究快速处置;而部分偿还更像是ICU,试图把病人(仓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前方路障:DeFi借贷的四大挑战
在每周的实验室组会上,我们总在讨论这些问题:流动性困境:就像高峰期的香港地铁,人太多会拥挤,人太少又浪费资源。安全漏洞:每次听到协议被黑的消息,我都心疼那些普通用户。去年我们实验室开发了一套新的审计方法,希望能减少这类事件。监管迷雾:香港最近出台了虚拟资产新政,这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话:"政治比物理难懂多了。"用户体验:我妈妈至今不会用Metamask,这说明我们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在最后:金融的未来是开源的吗?
每次站在HKUST的窗前望着维多利亚港,我都在想:也许十年后,我孙子会问我:"爷爷,你们那时候借钱真的需要去银行排队吗?"就像我们现在无法想象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一样。
这份报告只是我们探索的开始。正如我的导师常说的:"金融不应该是有钱人的特权游戏。"DeFi借贷给了我们重构金融体系的机会,虽然道路崎岖,但我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
如果你也对这场金融革命感兴趣,欢迎来HKUST数字金融实验室找我喝咖啡。当然,这次可以用DAI支付。
(责任编辑:查询)
-
昨晚金融市场炸开了锅!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允许美国人的养老金账户投资加密货币。作为一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交易员,我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401(k)可不是普通资金池,而是美国老百姓的"养老钱",规模高达8.7万亿美元!想象一下,哪怕只有1%流入加密市场,都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半比特币现货ETF的资金量。市场解读:真正的"长线玩家"来了养老金资金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超长待机"。这些钱可能20年、30... ...[详细]
-
算力界的暴发户:CoreWeave如何用四年时间成为560亿估值的AI新贵
最近跟几个做AI创业的朋友聊天,他们都在抱怨同一个问题:想买英伟达的H100显卡比中彩票还难。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参加CES展会时,英伟达展台前排队的人群简直比苹果新品发布还夸张。确实,在这个AI大爆发的时代,谁掌握了算力资源,谁就扼住了AI发展的命脉。从矿场到云端的华丽转身CoreWeave的故事堪称教科书级的商业转型案例。2017年,三个对能源市场嗅觉敏锐的年轻人Michael、Brian和Bra... ...[详细]
-
重磅!Cartesi生态迎来里程碑式突破:Honeypot DApp正式登陆以太坊主网
各位区块链开发者们注意啦!我刚刚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Cartesi生态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Honeypot DApp,这个基于Cartesi Rollup技术的首个应用专属DApp,已经在以太坊主网上线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Layer2解决方案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这个进展实在令人期待已久。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时,内心还有些疑虑。毕竟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这些年,见过太多雷声大... ...[详细]
-
作者:Jack Inabinet,Bankless;编译:金色财经0xxz记得上周那波以太坊的小阳春吗?当时市场都在热炒即将上市的以太坊期货ETF。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当时也被这波热情感染了——CEX上以太坊期货未平仓合约一夜之间暴涨5亿美元,价格更是冲上了1700美元关口。但是,现实很快就给这份热情泼了一盆冷水。期待落空:ETH期货ETF首日遇冷周一开盘后,九只...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美国政府持有20多万枚比特币的消息时,还是被这个数字惊到了。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数字,按照当前市值换算,这批比特币的价值至少超过50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小型国家的黄金储备。一场数字资产的"猫鼠游戏"这些比特币可不是美国政府主动购买的,而是通过一系列高调的网络犯罪调查缴获的。最著名的要数2020年对"丝绸之路"暗网市场的打击,那次行动就收缴了近7万枚比特币。而202... ...[详细]
-
说起我的炒币经历,真是一把辛酸泪。2016年那会儿,要不是朋友电脑中了比特币勒索病毒,我可能到现在都不会接触这个领域。当时在OKCoin和火币上看着比特币在3000-5000元之间上蹿下跳,谁能想到这东西后来能涨到天上去?初识比特币:从怀疑到错失良机记得第一次看到比特币交易界面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当时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一串数字吗?虽然知道它能在暗网交易,但总觉得不靠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恨不得穿... ...[详细]
-
LPDFi浪潮来袭:Logarithm Finance能否成为下一个GMX级别的财富密码?
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丛林里,我见过太多投资者因为错过早期叙事而捶胸顿足。记得2021年那些错失GMX的日子吗?或是眼睁睁看着LDO一飞冲天时的懊恼?现在,一个全新的赛道正在酝酿——LPDFi(流动性提供衍生品金融),而Logarithm Finance正站在这个风口的最前沿。LPDFi:下一个价值洼地?如果把LSDFi比作去年最火热的音乐会,那么LPDFi就是即将开启的万人体育场级别表演... ...[详细]
-
市场终于给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惊喜!昨晚那波惊心动魄的暴跌行情,让提前布局的空单策略收获了超额回报。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这种精准把握市场脉搏的成就感,真是让人兴奋不已。精准预判带来的丰厚回报比特币空单300点的收益,以太坊30个点的利润,这可不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数字。还记得前几天的市场氛围吗?大家都在疯狂看涨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嗅到了市场异样的气息。通过细致的K线形态分析和市场情绪... ...[详细]
-
最近几个月,我有幸参与几个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项目,经历了不少"血泪教训"。今天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大家聊聊这个看似高大上的金融创新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这么火?要说香港RWA突然火爆,那得从明年8月说起。届时《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这意味着稳定币终于有了合法身份。我有个做投行的老友笑称:"这就像给野孩子上了户口,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出来见人了。"说实话,现在企业界对RWA的期待,像极了...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Web3发展的行业分析师,我不得不承认当前区块链应用的用户体验实在太糟糕了。每次看到朋友因为复杂的交易流程而放弃使用DeFi时,我都感到无比惋惜。好在Paradigm最新提出的"基于意图的协议"概念,终于让我们看到了曙光。从交易到意图:用户体验的进化记得上周我想在Uniswap上做个简单的代币兑换,光是授权、确认gas费、选择滑点就折腾了十几分钟。这种体验放在传统互联网产品里简直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