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观点 >>正文

不值A币崩盘背后的血训泪教元巅一文从百峰到

观点14432人已围观

简介眼看着手里的虚拟资产从价值连城变成一堆数字垃圾,恐怕是投资者最不愿经历的噩梦。最近LUNA币的史诗级崩盘,就给币圈玩家们上了最惨痛的一课——这个曾经被称为"币圈茅台"的数字货币,在短短几天内从119美元的高位暴跌至0.00018美元,41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一个韩国人的"稳定币"童话2018年,韩国人Do Kwon创立了Terra区块链项目,推出了LUNA币和UST稳定币这对"双胞胎"。说实话,... ...

眼看着手里的虚拟资产从价值连城变成一堆数字垃圾,恐怕是投资者最不愿经历的噩梦。最近LUNA币的史诗级崩盘,就给币圈玩家们上了最惨痛的一课——这个曾经被称为"币圈茅台"的数字货币,在短短几天内从119美元的高位暴跌至0.00018美元,41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

一个韩国人的"稳定币"童话

2018年,韩国人Do Kwon创立了Terra区块链项目,推出了LUNA币和UST稳定币这对"双胞胎"。说实话,刚开始这玩意在币圈就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价格长期在1美元以下徘徊。但2021年的加密牛市改变了这一切,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LUNA币价格直冲云霄。

记得去年我和几个币圈朋友聊天时,他们还在热烈讨论UST高达19.5%的年化收益。当时我就觉得不太对劲——这收益率比银行高出几十倍,太像天上掉馅饼了。果然,Anchor这个存款应用就像个甜蜜的陷阱,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前赴后继,有些人甚至不惜加杠杆也要往里冲。

算法稳定币的致命缺陷

5月8日那天发生的事,现在想来还觉得触目惊心。Terra项目方为部署新流动性池取出了1.5亿美元UST,这本是常规操作。但随后一个神秘账户突然抛售8400万美元UST,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我认识的一位投资者当时还在群里开玩笑说"UST脱锚只是暂时的",没想到转眼间恐慌情绪就像野火般蔓延。

最讽刺的是,这个号称"算法稳定"的UST系统,在设计上就埋下了定时炸弹。当UST价格下跌时,系统会不断增发LUNA来救市,结果导致LUNA供应量爆炸性增长。这就好比往一个漏水的池子里拼命注水,最终只会让池子彻底崩塌。

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们

在reddit上,我看到了太多令人心碎的故事。有位投资者发帖说,他45万美元的积蓄在这场暴跌中化为乌有,现在连房贷都还不起,即将无家可归。而创始人Do Kwon还在Twitter上喊着"共克时艰"的空话,看得人真是又气又笑。

作为经历过几次币圈大起大落的老韭菜,我想说的是:投资永远不要把全部身家压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加密货币这种高风险资产。记住,那些在社交媒体上侃侃而谈的"大佬"们,亏的很可能不是他们自己的钱。

监管的警钟已经敲响

这次LUNA事件给全球监管机构都敲响了警钟。美国财长耶伦最近就在国会强调要加强稳定币监管,而我们国家早就看透了虚拟货币的本质——去年9月发布的文件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都是非法金融活动。

说实话,看着身边一些朋友还在幻想靠炒币一夜暴富,我真想劝他们醒醒。金融市场不是赌场,那些看似美好的收益承诺,往往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与其在币圈提心吊胆,不如脚踏实地做些正经投资,至少晚上能睡个安稳觉。

Tags:

相关文章

  • 解密中文加密市场:Web3营销生态深度观察

    观点

    作为一名在数字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市场真是个神奇的存在。9亿网民,98%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这是多少营销人梦寐以求的战场啊!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峰会时,有位来自硅谷的创业者感叹:"中国市场就像一座金矿,但你需要熟悉地形的人带路。"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本地Agency的价值。为什么中国加密市场如此特殊?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这个市场时,被中国网民的数字素养震惊到了。这里的人们对新技术... ...

    观点

    阅读更多
  • 当加密技术成为政治角力的牺牲品:行业何去何从?

    观点

    最近加密行业可谓风波不断。币安与赵长鹏那一纸43亿美元的和解协议,就像一记重拳,把整个行业都打得晕头转向。说实话,看着这些年来美国等国家把监管大棒专门对准加密行业的头部平台,我这个行业老兵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那些政客们嘴上说着"担心其他国家抢占先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是在扼杀创新。东边不亮西边亮:加密行业的亚洲转向在这场监管风暴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亚洲市场... ...

    观点

    阅读更多
  • Layer2生态的困局与突围:Blast搅动一池春水

    观点

    这两天,Blast这个新玩家就像一记闷雷,在沉寂已久的Layer2市场炸开了花。短短48小时,2亿美元的TVL(总锁仓量)——这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行业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这场"闪电战"打得相当漂亮。Layer2市场的技术盛世与生态尴尬打开L2beat的数据面板,60多个Layer2项目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OP系、ZK系、Validium、Plasma...技术名词看得人眼花... ...

    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