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波行代币下一轮换资金,这情主或成几个角潮下

波行代币下一轮换资金,这情主或成几个角潮下

2025-09-18 14:26:59 [方案] 来源:链圈视角

市场总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风水轮流转。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LIT在4小时线上完成突破后,一些具备特定标签的代币开始跃跃欲试。说实话,我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最享受的就是观察资金轮动的节奏感。

这些标的值得关注

Binance上的$XVS、$PERP、$TRB这三个代币特别有意思。$XVS带着Launchpool的光环,$PERP打着种子标签的旗号,$TRB则扛着基础设施的大旗。而$LIT这个小家伙更有意思,它竟然集齐了Binance的所有标签,25mill的市值在同类中是最低的。更妙的是,它在Bybit和Binance上都开通了永续合约。

我有个直觉,当资金开始切换阵地时,这几个小家伙很可能成为市场的新宠。就像看一场接力赛,现在$PERP和$XVS跑在前面,但谁知道下一棒会是谁呢?

DID赛道暗藏机会

如果$LIT真的能一飞冲天,那我们就得把目光投向DID赛道了。这个领域有几个老熟人:$ENS、$GAL、$ID、$KEY、$WLD。特别是$KEY,它和$LIT简直是一对难兄难弟——都在Bybit/Binance有永续合约,市值都在30mill以下,走势图都像睡着了一样。但越是这样的"僵尸"项目,一旦醒来往往能带来惊喜。

说到惊喜,$GAL绝对是个特例。在熊市里还能保持60万日活,用户数量逆势增长,这让我想起了当年ETH在寒冬中倔强生长的样子。更难得的是它同时集齐了Web3、SocialFi、DID、Launchpool四个概念,这在当下市场简直就是"四栖明星"。玩过Arbitrum奥德赛或者常在Galxe上"薅羊毛"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长期布局正当时

最近$GAL推出了去中心化身份协议Galxe Protocol,还准备进军L2。听说OPside的zk主网9月就要上线,到时候肯定又有一波活动。从长期来看,到2025年$GAL的发行量会增加到150M左右。虽然供应量翻倍会带来抛压,但换个角度想,这不正好给了我们逐步建仓的机会吗?

我算过一笔账,就算流通量涨到150M,如果价格能达到50美元,市值就是7.5B。现在才1.13美元,潜在底部可能在0.6-0.8美元之间。特别是在牛市还没真正到来的时候,抛压相对较小,这反而可能促成更大幅度的上涨。

记住,投资就像钓鱼,既要看清鱼群游向,更要有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现在的市场,正需要这样的眼光和定力。

(责任编辑:行情)

推荐文章
  • 那个把比特币密码忘在脑后的百万富翁

    那个把比特币密码忘在脑后的百万富翁 2009年的某个普通日子,25岁的挪威小伙Kristoffer Koch正翻看着一份改变他命运的文件。这份由神秘人物中本聪撰写的比特币白皮书,在当时看来就像是科幻小说。说实话,当时谁能想到这玩意儿真能成气候呢?但Koch还是抱着"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心态,花了不到1.5万美元买了5000个比特币。要知道那时候比特币的处境有多尴尬——你甚至没法用它们买杯像样的咖啡,只能在某个阴暗的论坛换点羊驼毛... ...[详细]
  • 币安帝国沉浮录:赵长鹏的加密货币王朝更迭

    币安帝国沉浮录:赵长鹏的加密货币王朝更迭 记得2017年那个燥热的夏天,一位曾在华尔街摸爬滚打的技术极客,带着他在OKCoin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创立了一个注定要改变加密货币历史的平台——币安。创业维艰:从零到一的奇迹说实话,当年看到赵长鹏(圈内人更爱叫他CZ)创办币安时,业内没几个人敢押注这个项目。毕竟这位在加拿大长大的华裔创业者已经有过两次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交易平台,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完成了从0到独角兽的蜕... ...[详细]
  • 由A16Z领投的Story Protocol: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创作生态

    由A16Z领投的Story Protocol: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创作生态 最近这段时间,相信不少朋友都感受到了市场风向的转变。还记得几个月前火爆全网的Brc20吗?现在它的价格已经回落,当初那种"随便打个铭文就能赚钱"的狂热早已消退。这再次印证了一个投资铁律:追热点不如等创新。不过今天我想聊的不是这个,而是一个真正在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项目——Story Protocol。当创作遇上区块链:一场迟来的革命作为内容创作者,我深知这个行业的苦衷。去年我写的一篇文章被几十个平台... ...[详细]
  • BSC生态暗流涌动:下一个DeFi巨头的诞生之战

    BSC生态暗流涌动:下一个DeFi巨头的诞生之战 说实话,最近BSC上的动静让我这个老DeFi玩家都坐不住了。一场围绕Cake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很可能催生下一个市值破10亿美元的DeFi协议。这场"蛋糕争夺战"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各家项目方为了分一杯羹,手段层出不穷。这场战争为何值得关注?记得去年Pendle那场大战吗?当时我可是全程见证了早期参与者如何赚得盆满钵满。没想到历史正在重演,但这次的战场换成了Cake。目前参战的几家机构都不简单... ...[详细]
  • 以太坊震荡行情中的交易智慧:支撑位屡试不爽,关键阻力位仍是分水岭

    以太坊震荡行情中的交易智慧:支撑位屡试不爽,关键阻力位仍是分水岭 昨天以太坊的走势真是让人捏把汗,白天软绵绵地往下蹭,到了晚上却像打了鸡血似的从1620附近反弹。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10月类似的情形,当时也是反复测试1600支撑后来了波漂亮的反弹。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说最近的行情特别有意思:白天像只温顺的猫,一到欧美交易时段就变成了上蹿下跳的猴子。技术面解析:支撑与阻力的博弈从盘面来看,以太坊前天那根长长的下影线就像个坚定的卫士,死死守住下轨支撑。... ...[详细]
  • RSS3:韩国市场热捧的潜力币种,你注意到了吗?

    RSS3:韩国市场热捧的潜力币种,你注意到了吗? 记得第一次接触RSS3,还是去年它发空投的时候。说来也巧,我竟然幸运地领到了两次空投,加起来价值1000U左右。那时候加密货币市场正值寒冬,RSS3上线OKX的时间点确实不太理想,价格很快就跟着大盘一起跌了下来。不过最近几个月,这个沉寂已久的项目突然有了新动静。我重新关注RSS3的时候,它还在0.088美元附近徘徊。让我没想到的是,短短时间内它就上演了一波漂亮的翻倍行情,最高冲到了0.175美元。... ...[详细]
  • 当AI遇上区块链:四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正在重塑未来

    当AI遇上区块链:四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正在重塑未来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金融领域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AI和加密货币的联姻可能是这个时代最令人兴奋的技术融合。这两种技术就像科技界的"天作之合"——一个擅长处理海量数据并做出智能决策,另一个则致力于建立无需信任的去中心化系统。算力共享革命:Render如何让GPU资源流动起来记得去年采访一位AI创业者时,他向我抱怨说训练模型最大的痛点就是GPU资源太贵。这正是Render要解决的问题——它创建了一个去... ...[详细]
  • 当蚂蚁精英遇上Web3:一场关于信仰的冒险

    当蚂蚁精英遇上Web3:一场关于信仰的冒险 最近科技圈有个有趣的现象:一群蚂蚁集团的前核心成员正在Web3领域掀起波澜。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朋友Jerry,这位曾经的蚂蚁链总架构师去年毅然放弃了稳定的高管职位,跑到杭州一个地下室里开始了他的Web3创业之旅。AI与Web3的冰火两重天说实话,当下的科技投资圈就像个"渣男",去年还对Web3甜言蜜语,今年就转身投入AI的怀抱。数据显示,2023年Web3融资额暴跌78%,而AI赛道仅上半年就吸金... ...[详细]
  • 币股融合新篇章: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

    币股融合新篇章: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最近看到CIMG与FLock的合作案例让我眼前一亮。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只会囤币的企业,如今终于开始学会"玩币"了。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企业才真正找到网络经济的价值一样,币股融合正在经历从"收藏"到"使用"的质变。囤币时代:数字资产的双刃剑记得2021年特斯拉高调宣布持有比特币时,市场一片欢呼。但好景不长,随着熊市来临,那些跟风囤币的企业纷纷被打... ...[详细]
  • 区块链VS人工智能:谁才是真正的财富风口?

    区块链VS人工智能:谁才是真正的财富风口?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探哥,现在投什么能赚百倍?"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说实话,在当下这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就像两个充满魔力的金矿,每天都在上演财富神话。人工智能赛道:未来已来的掘金机会每次走进科技展会,看着那些AI机器人灵活地与人互动,我都会感叹:这哪里是科幻电影,分明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热度简直堪比当年的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