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 > 物理当区块链字法则自主世遇见革命数界的

物理当区块链字法则自主世遇见革命数界的

2025-09-19 05:17:36 [点评] 来源:链圈视角

记得刚加入Lattice团队时,我和创始人Ludens开了个半认真的玩笑:咱们应该写篇《为什么你的协议需要物理课》的文章。现在想来,这个想法虽然带着调侃,却揭示了区块链技术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创造的虚拟世界,是否应该遵循某些物理法则?

从线性时间到多维宇宙

现在的以太坊就像一条单行道,所有交易只能按顺序排着队通过。这让我想起老式的拨号上网,一个网页要加载好久。但现实世界完全不同——在三维空间里,无数事件同时发生,彼此交织却互不干扰。想象一下,如果给每个智能合约都标上坐标位置,就像给城市里的每栋建筑标注地址,那么不同位置的交易就能像现实中的行人一样自然地并行移动。

这种思路其实在游戏领域已经得到验证。我们开发的zkDungeon就像是一个数字版的大航海时代,玩家在特定的坐标上交易资源、建立王国。有趣的是,当给予空间属性后,玩家们自发形成了海上贸易路线,这完全是"物理法则"在数字世界的自然涌现。

算力即权力:Dark Forest的经济启示

说到数字物理学的实践案例,不得不提Dark Forest这个神奇的游戏。有个玩家为了更快地"开地图",不惜在AWS上租用96核的服务器,每小时花费3美元。这听着疯狂,但在游戏的设定下却完全合理——就像现实中的金矿开采,投入越多收获越大。

更妙的是,游戏允许玩家交易行星坐标这个"信息商品"。在现实世界,信息本身就具有价值;而在Dark Forest的战争迷雾设定下,坐标信息更是成为了硬通货。这种设计让我意识到:当我们把物理世界的规则恰当引入数字领域,就能激发出令人惊叹的玩家行为。

数字物理学的无限可能

每当我看到玩家为了游戏中的目标而创造各种插件和工具时,总会想起早期互联网的拓荒精神。数字物理学就像是为这些新大陆制定"自然法则",它可以是网格限制,可以是算力约束,关键是要激发创造性的涌现。

Lattice团队正在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在做虚拟世界的"牛顿"。我们不知道最终会发展出怎样的完整理论体系,但每一次实验都在拓展可能性的边界。从技术文档到产品实践,我们希望能为这个新兴领域铺就一条更易行的探索之路。

毕竟,最好的数字世界应该和现实世界一样——既遵循基本法则,又充满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全览)

推荐文章
  •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 最近在刷行情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大行情来临前,市场总会呈现出这样特殊的节奏——比特币打头阵,以太坊定基调,最后山寨币集体狂欢。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出场顺序。从狗狗币看市场情绪说到DOGE,这个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记得上个月它又一次在0.2美元这个"生死线"上玩起了心跳游戏,我都替它捏把汗。但事实证明,这个位置的支撑比想象中还要坚挺。Setupsfx这位分析师... ...[详细]
  • 链游淘金术:如何在这场数字狂欢中全身而退?

    链游淘金术:如何在这场数字狂欢中全身而退? 最近Bigtime代币上线那会儿,整个中文币圈都炸开了锅。我亲眼看着朋友圈里那些"打金战士"们前一天还在晒日入千U的截图,后几天就开始哭爹喊娘地喊"被套牢了"。说实话,这种场景在GameFi圈子里已经上演过太多次了。GameFi的本质: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字淘金热恕我直言,现在市面上所有打着"边玩边赚"旗号的GameFi项目,本质上都是披着游戏外衣的资金盘。区别只在于这个盘子能转多久——有的能转几个月... ...[详细]
  • 摩尔定律:科技界的不老传说,如何重塑数字安全版图

    摩尔定律:科技界的不老传说,如何重塑数字安全版图 每当我的IT工程师朋友抱怨手机又卡顿时,我总会半开玩笑地说:"再等等,按照摩尔定律,下代处理器就该翻倍了。"这话虽是玩笑,却道出了科技产业50多年来最神奇的"预言"——摩尔定律。就像魔法师的水晶球,这个由英特尔传奇人物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观察,几乎准确预测了半个世纪的科技发展轨迹。芯片上的"人口爆炸"想象一下,1965年的集成电路上只能放下几十个晶体管,而现在一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塞进上... ...[详细]
  • 铭文资产:一场静悄悄的数字革命

    铭文资产:一场静悄悄的数字革命 说实话,比特币生态最近的热闹劲儿真让我有点应接不暇。各种代币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最让我大跌眼镜的要数sats这个"小家伙"。还记得9月初做AMA时,有位粉丝追着问我怎么看sats的未来价格,我当时可是一点都不看好——毕竟2100万亿枚的发行量摆在那儿,要把这么庞大的数量价格拉起来,想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市场总是擅长打脸。谁能想到短短一个月,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居然完成了!2100万亿枚sat... ...[详细]
  • 市场震荡中的众生相:散户犹豫不决,机构却在暗度陈仓

    市场震荡中的众生相:散户犹豫不决,机构却在暗度陈仓 每次市场波动都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投资者们的真实心态。有意思的是,散户和机构的表现总是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普通投资者的患得患失,另一边却是专业机构有条不紊的布局。散户的心理怪圈我经常在市场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当行情回暖时,人人都喊着"这次要涨到15万";稍微回调一点,立刻又改口"完了完了,要跌到9万"。这种反复无常的心态特别有趣,就像我家楼下那位天天喊着要减肥却总在深夜点外卖的老张。很多人总是在高... ...[详细]
  • Solana强势反弹:公链生态的春天要来了吗?

    Solana强势反弹:公链生态的春天要来了吗?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被Solana的表现惊艳到了。这个曾经饱受争议的公链,正在上演一场华丽的逆袭。记得去年FTX暴雷那会儿,SOL价格跌得惨不忍睹,谁能想到如今它能上演这样的绝地反击?Solana的涅槃重生说实话,看到SOL今年170%的涨幅,我都不由得为它鼓掌。这就像看着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病人突然活蹦乱跳地出院了一样神奇。特别是最近一个月66%的暴涨,让比特币、以太... ...[详细]
  • Upbit上币机会全解析:这些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埋伏

    Upbit上币机会全解析:这些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埋伏 朋友们好啊,最近不少人在后台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抓住Upbit上币带来的暴涨机会?今天我就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掏心窝子分享给大家。上币效应背后的财富密码我仔细复盘了今年3月以来的13次上币案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KRW交易对的上涨概率简直高得离谱!BTC交易对?5次里有4次都是下跌的,简直是个坑。而排除IEO项目后,KRW交易对上线的6个币种全部都是上涨的。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个关键点:上涨行情往... ...[详细]
  • 从7500万估值看RepubliK:Web3时代创作者经济的新解法

    从7500万估值看RepubliK:Web3时代创作者经济的新解法 最近在科技圈里,创作者经济这个概念又火起来了。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像Friend.tech这样的社交应用突然爆红,连马斯克接手后的Twitter(现在叫X)也开始给创作者分广告收益了。这让我想起当年比尔·盖茨在1996年那篇著名的《内容为王》里说的话,他早就预言过内容创作者会成为互联网的中坚力量。但说实话,直到今天,大多数创作者依然在给平台"打白工"。Web2的困境与Web3的曙光记得我刚入行做自媒... ...[详细]
  •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 今年的加密市场冷得让人直打哆嗦。8月份的融资数据同比暴跌57%,简直比北京的寒冬还要刺骨。但就在这个行业低潮期,DappOS这个项目却像一匹黑马,在7月份完成了由IDG和红杉领投的种子轮融资,直接飙出了5000万美金的惊人估值。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大佬们如此疯狂?Web3的"安卓系统"?我第一眼看到DappOS的时候,就觉得这玩意儿不简单。它就像是给Web3世... ...[详细]
  • 加密货币狂热下的冷思考:五篇深度解析带你穿透市场迷雾

    加密货币狂热下的冷思考:五篇深度解析带你穿透市场迷雾 最近Solana(SOL)的疯狂涨势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老玩家,我看到这种火箭般的上涨时,手心都在冒汗。短短几周就从10美元冲上47美元?这种行情不让人产生FOMO情绪才怪!但经验告诉我,当所有人都陷入狂热时,往往就是该冷静思考的时候了。仔细想想,价格暴涨真的意味着生态繁荣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与DeFi的不解之缘:探寻金融科技的未来记得我第一次接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