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比特币当本,独家对话模式年剧以太华尔上演将是街新财库宠坊正

比特币当本,独家对话模式年剧以太华尔上演将是街新财库宠坊正

2025-09-19 19:39:35 [专栏] 来源:链圈视角

作为一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Tom Lee谈起以太坊时眼神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那是我在2017年比特币暴涨前夕经常看到的眼神。"你知道吗?"他靠在椅背上对我说,"以太坊现在的情形简直和当年比特币如出一辙。"

闪电战:30天拿下全球1%以太坊

Bitmine这家公司最近在加密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短短一个月内,他们就豪掷30亿美元收购了83万枚ETH,相当于全球流通量的1%。当我问Tom这种感觉如何时,他笑着说:"说实话,比我预想的顺利多了。"

"6月30日我们刚宣布这个计划,7月8日就完成了主要收购。"Tom回忆道,"这就像当年MicroStrategy大举进军比特币时那样果断。"说到这里,他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不过我们的速度可比他们快多了。"

为何选择以太坊?华尔街老兵的独到见解

作为过来人,Tom给我算了笔账:"MicroStrategy用比特币证明了国库模式的可行性——股价翻了30倍,比特币本身也涨了20倍。但以太坊不一样,它不仅是数字资产,更是一个生态系统。"

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了几个数据:"你看,以太坊可以质押获得3%的收益,就像一个数字时代的债券。而且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它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说到这里,Tom突然压低声音,"说实话,我觉得3500美元的价格简直是白送。"

5%的"小目标":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棋局

"5%?当然不是随便说的。"Tom提到这个数字时显得胸有成竹,"MicroStrategy持有5%的比特币时,它就成为了一个战略资产。我们正在以太坊上复制这个模式。"

当我问到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时,Tom显得很轻松:"我们现在每天能新增0.8到1万枚ETH,速度是MicroStrategy的12倍。按照这个节奏,1-2年内就能达成。"他特别强调,"而且全部合规合法,完全在美国监管框架内操作。"

以太坊的"黄金时代":金融与AI的双重加持

Tom对未来的展望令人振奋:"想想看,当AI和金融都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底层链时,以太坊会变得多重要?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金融基础设施的诞生。"

他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就像游戏玩家会买英伟达股票一样,未来的华尔街不可能不持有以太坊。这不仅是个投资机会,更是个历史性的拐点。"说到这里,Tom显得有些激动,"而且这个机会窗口不会太长。"

价格之谜:为何30亿美元买入市场毫无波澜?

谈到以太坊价格为何还没起飞,Tom显得很淡定:"2017年比特币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当时1000美元徘徊了好久,然后..."他做了个火箭起飞的手势,"华尔街才刚刚开始关注以太坊,好戏还在后头。"

财库模式VS ETF:一场金融创新的对决

"ETF当然好,但对我们这些机构投资者来说,国库模式更灵活。"Tom解释道,"你可以持续买入并长期持有,还能通过质押获得额外收益。这是ETF做不到的。"

他特别提到:"Cathie Wood这些大佬选择支持我们,就是看中了这种直接参与的方式。说实话,这比通过ETF投资痛快多了。"

价格预测:以太坊的星辰大海

当我问Tom对以太坊价格的看法时,他先是笑着摇摇头:"预测价格是最危险的事。"但随后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短期来看,6000美元是个合理目标。长期?"他停顿了一下,"比特币能涨100倍,以太坊作为金融和AI的基础设施,空间可能更大。"

采访结束时,Tom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华尔街最大的错误就是太会算小账而不会看大趋势。以太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看着他自信的背影,我不禁想起当年那些错过比特币早期机会的投资人。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责任编辑:动态)

推荐文章
  • DeFi十字路口:传统金融机构真的会入场吗?

    DeFi十字路口:传统金融机构真的会入场吗? 在奥斯汀Permissionless大会的现场,我感受到DeFi领域正在面临一个有趣的悖论——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跑得比采用速度还快。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别指望传统金融机构会真的加入DeFi。"这位现在掌管区块链金融公司Superstate的行业老炮儿说得斩钉截铁。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我完全理解Leshner的观点。传统金融机构... ...[详细]
  • 恭喜!以太空单30点完美止盈,这波操作太漂亮了

    恭喜!以太空单30点完美止盈,这波操作太漂亮了 昨晚的市场真是让人惊喜啊!以太坊一路下跌,最低跌到了1735美元。我在1777美元现价进场的空单,稳稳当当地在1747美元止盈,这一波30个点的利润真是让人神清气爽。这行情,不抓住都对不起自己说实话,最近的市场简直就像给我们送钱一样。每天都有上千点的波动机会,但凡懂点技术的都能赚一笔。那些跟着我操作的朋友们,想必现在也是眉开眼笑吧?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还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看着行情起起落落却总是踩不准... ...[详细]
  • 元宇宙的两面镜:当沃尔玛遇上DAO,一场关于权力的思考

    元宇宙的两面镜:当沃尔玛遇上DAO,一场关于权力的思考 去年的圣诞聚餐简直成了我的web3布道场。看着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脸茫然地听着我解释"去中心化",我忽然意识到:也许我们都该慢下来,好好想想元宇宙到底该是什么样子。两个世界的碰撞沃尔玛在Roblox上打造的元宇宙世界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沉迷的《企鹅俱乐部》。但这次不同,当你8岁的小表弟兴奋地描述他在Roblox里的冒险时,你会发现这些虚拟世界正在重塑新一代的数字体验。与此同时,Decentraland... ...[详细]
  • 韩国炒币热潮:10%国民投身加密市场,山寨币成香饽饽

    韩国炒币热潮:10%国民投身加密市场,山寨币成香饽饽 说起韩国的加密货币市场,那可真是个疯狂又迷人的存在。前几天看到一份数据,让我这个金融老兵都不禁挑了挑眉毛——这个人口不到5200万的国家,竟然有600万人在炒币!相当于每5个韩国成年人里就有1个在币圈沉浮。交易所大战:本土力量不容小觑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韩国人对本土品牌有种特殊情结,这在加密货币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四大本土交易所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的交易量总和居然... ...[详细]
  • 比特币市场风云变幻: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些疯狂的机会?

    比特币市场风云变幻: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些疯狂的机会? 各位币圈老友们,最近的行情是不是让你们既兴奋又忐忑?9月的比特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但说实话,我心里总有些隐隐不安。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对当前市场的真实感受。反常的九月:牛市还是陷阱?说真的,今年的九月行情让我有点看不懂。按照往年经验,这个时候本该是市场降温的季节,结果大盘却一反常态地上涨。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提醒大家: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上半年那一波涨势确实漂亮,但... ...[详细]
  • 比特币ETF狂欢背后:盛宴还是陷阱?

    比特币ETF狂欢背后:盛宴还是陷阱? 最近比特币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啊!看着价格蹭蹭往上涨,我这个老交易员都觉得心跳加速。16%的单周涨幅,35000美元的关口重新被踩在脚下,这可是自2022年熊市以来头一遭。说实话,这波行情来得比我想象中要猛得多。ETF预期:双刃剑效应显现要说这波行情的推手,贝莱德这些资管巨头申请比特币现货ETF的消息绝对功不可没。记得上个月跟几个机构朋友喝酒时,他们就在讨论这件事。我当时就说:"要是真批了,短线肯定... ...[详细]
  • 加密货币稀缺性:美丽神话背后的残酷现实

    加密货币稀缺性:美丽神话背后的残酷现实 说到加密货币的价值基础,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稀缺性"这个时髦词汇。比特币开创的这个概念确实很吸引人——总量固定,永不增发,听着就让人心安。但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告诉你:事情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稀缺性的两面性记得2017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就被2100万枚的总量限制深深震撼。这不就是数字黄金吗?但后来我发现,比特币的发行机制其实很像一个精心设计的"饥饿营销"游戏。挖矿... ...[详细]
  • 告别密码焦虑!盯链一键登录让数字资产管理变得如此简单

    告别密码焦虑!盯链一键登录让数字资产管理变得如此简单 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常在多个数字资产平台间切换的老玩家,我太理解那种被各种账号密码支配的恐惧了。每次看到"请登录"这三个字,我的太阳穴就隐隐作痛——又要绞尽脑汁回想密码了!但现在,盯链带来的这个"一键登录"功能,简直就像是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张舒适的懒人沙发。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登录体验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正在BaByMoN的元宇宙世界里探险,突然发现一个超酷的NFT拍卖会。传统方式下,你可能得经历注册、... ...[详细]
  •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 这个8月的尾巴,金融圈里人人都在谈论一个地名——杰克逊霍尔。这个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度假小镇,将在21-23日迎来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大战。作为美联储主席的鲍威尔,这次可能要经历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公开亮相了。我不禁想起去年他在年会上的那场演讲,当时台下各路经济学家审视的目光,就像在审问一个即将交卷的学生。市场的"降息幻想"与残酷现实现在华尔街的大佬们就像一群等待圣诞礼物的孩子,都在期盼着美联储送... ...[详细]
  • 以太坊转型:Vitalik Buterin眼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

    以太坊转型:Vitalik Buterin眼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 记得去年那个激动人心的Merge升级吗?以太坊成功从PoW转向PoS,就像给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换了个引擎。Vitalik最近聊起这件事时,脸上带着工程师特有的那种既骄傲又忧虑的神情。确实,2500万ETH参与质押、一年稳定运行无重大事故,这些数字听起来就让人振奋。但你知道吗?在这光鲜的成绩背后,Vitalik最常思考的反而是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质押中心化:一个甜蜜的烦恼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银行,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