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生胖企鹅C钱门一场黑深陷T世界的
10月7日,加密圈突然炸开了锅。一向以"区块链侦探"自居的Horlomite Research在推特上连珠炮似地爆料,指控Pudgy Penguins那位90后CEO Luca Netz收购项目的资金"来路不正"。说实话,在NFT圈混久了,这种爆料看得多了,但这次他们甩出了所谓的"链上证据",这就让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
从辍学生到NFT新贵的"发家史"
Horlomite的爆料内容简直可以拍成一部黑帮电影:16岁辍学、当过毒贩、卖过假珠宝,最后靠"割韭菜"四个项目筹集启动资金。最狠的是他们还声称Luca曾在商店行窃,这简直就是要把人钉在耻辱柱上。我在读这些爆料时不禁在想:要是这些指控属实,那这位年轻CEO的人生轨迹也太戏剧性了。
面对这些指控,Luca的反应倒是很"90后"。他先是在推特上晒出自己的创业履历,从高中打工讲到八年创业路,最后转发了一条"他们就是见不得我们好"的动态。这种回应方式让我想起了马斯克,都是那种"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倔强劲儿。
商业贷款还是"割韭菜"?
关于最核心的资金来源问题,Luca的解释是:2019年他投资了15家公司,其中包括运动鞋店CNK。疫情期间CNK经营困难,他提供了贷款支持。后来CNK团队决定转型做NFT项目,偿还了这笔钱。听起来是个很合理的商业故事,但Horlomite坚持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先投资后收割"套路。
说实话,这种事情在加密圈太常见了。我记得去年有个类似案例,某DeFi项目创始人被指控挪用资金,最后发现只是正常的商业操作。区块链虽然透明,但交易背后的故事往往比链上数据复杂得多。
Yuga Labs躺着中枪?
更精彩的是社区的反应。DystoWassies创始人Decentralizd直接开炮,暗示这场风波可能是Yuga Labs在背后操纵,目的是转移大家对它近期重组消息的注意力。要知道,10月6日Yuga刚宣布要裁员重组,第二天胖企鹅就爆出负面,这时间点确实太巧合了。
Luca那句"他们是见不得我们好",现在看起来像是在暗指Yuga。毕竟胖企鹅最近确实风头正劲,10天前刚登陆亚马逊商城,大有要成为NFT界新贵的架势。在商业竞争中,这种"黑公关"手段虽然不光彩,但确实屡见不鲜。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觉得这件事最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个充满投机与泡沫的NFT世界,真相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Luca可能确实有些"黑历史",但Horlomite的指控也未必全都站得住脚。至于Yuga是否真的在背后搞鬼?谁知道呢?在这个行业,有时候最大的FUD(恐惧、不确定性和怀疑)往往来自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责任编辑:访谈)
-
谁能想到,银行业巨头招行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在上周,招行在香港的子公司招银国际证券突然宣布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个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银行业巨头的"破冰"之举说实话,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时,下意识揉了揉眼睛。要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传统银行对加密货币向来是避之不及的态度。但招行这次不仅做了,还做得相当漂亮。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公告,发现招银国际这次拿到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服务商牌照。... ...[详细]
-
说来你可能不信,最近MicroStrategy的CEO搞了个挺有意思的小调查,结果让整个币圈都沸腾了。这位老兄在自己的X账号上问粉丝:"比特币要涨到多少钱,你才舍得卖一点?"没想到不到24小时,就收到了8.7万多人抢着回答。这数字可一点都不小,毕竟能在这个圈子混的,哪个不是真金白银在玩。百万美元都不卖的疯狂信仰最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有36.6%的人选择了"100万美元也不卖"或者"打死都不卖"这个选... ...[详细]
-
最近总有人问我那个穿着衣服和没穿衣服的蛙哪个更有前途,说实话这事就像问你更喜欢甜豆花还是咸豆花一样难下定论。不过我倒想起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加密朋克的"双胞胎"事件。你知道吗?现在我们追捧的这个朋克其实是2.0版本,最早的版本因为合约问题被团队抛弃了。后来这个"弃子"被社区发现,美其名曰V1朋克,不过说到底就是同样的图片换了张合约而已。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看着比特蛙和裸蛙的争论,我总觉得似曾相识... ...[详细]
-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物流金融界那对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双胞胎"—仓单和提单。说实话,我刚入行的时候也经常把它们搞混,直到吃过几次亏才真正弄明白。这对"双胞胎"到底有什么不同?让我打个比方吧,仓单就像是你把贵重物品存在银行保险箱的那把钥匙,而提单则是你网购时快递小哥给你的那张取货单。虽然都是凭证,但背后的故事可大不相同。记得去年有个客户闹了个笑话,拿着仓单去港口提货,结果被工作人员笑得不行。这... ...[详细]
-
最近这段时间,各大Layer2打得不可开交,而上个周期风光无限的Layer1们却集体"哑火"了,链上活跃度简直跌到了冰点。但就在这片寂静中,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突然闯入了我的视野——NEAR Protocol。数据爆炸式增长 到底发生了什么?翻开NEAR的数据面板,我被眼前的数字惊到了。9月5日那天,日交易量飙到了316.5万笔,活跃账户数也冲到了92.6万个。要知道,就在不久前,NEAR的日常数... ...[详细]
-
最近科技圈上演的"奥特曼回归记"虽然落下帷幕,但OpenAI的烦恼远未结束。说来有趣,这场戏剧性回归背后最大的功臣竟是微软——这家科技巨头今年不仅豪掷100亿美元追加投资,还调动了自家研究院的精英团队,全力帮OpenAI把GPT-4这样的尖端技术转化为实用产品。微软的Plan B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今年9月,微软研究院的Peter Lee接到一个秘密任务:开发OpenAI的替代品。谁能想到,微软自... ...[详细]
-
眼看着手里的虚拟资产从价值连城变成一堆数字垃圾,恐怕是投资者最不愿经历的噩梦。最近LUNA币的史诗级崩盘,就给币圈玩家们上了最惨痛的一课——这个曾经被称为"币圈茅台"的数字货币,在短短几天内从119美元的高位暴跌至0.00018美元,41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一个韩国人的"稳定币"童话2018年,韩国人Do Kwon创立了Terra区块链项目,推出了LUNA币和UST稳定币这对"双胞胎"。说实话,... ...[详细]
-
每次看到区块链行业层出不穷的新项目,我都忍不住思考:在这么多号称"革命性"的公链中,到底谁在真正解决问题?最近一个叫AET的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不像其他项目那样只停留在技术白皮书的层面,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一些国家的金融困境。从实验室到现实世界的跨越记得2019年我刚接触区块链时,AET团队就已经在默默布局。三年后的2022年,他们推出的首个版本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在数字货币圈掀起巨大波澜。这... ...[详细]
-
又到了每周的行情复盘时间,我注意到太子币(BCH)这个周末的表现相当有意思。说实话,作为一个看了这么多年行情的老韭菜,这种走势真的见怪不怪了。价格在某个区间来回震荡,成交量也不温不火,活像一条冬眠的蛇,连动都懒得动一下。记得上周五晚间,太子币还在270美元附近试探,结果周六一早市场就像被抽走了活力,价格直接来了个"自由落体"。不过说真的,这个跌幅也就3%左右,比起去年动辄10%+的过山车行情,简直... ...[详细]
-
昨天的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大饼在4.45万的压力位附近玩起了心跳游戏,这种震荡行情最适合日内交易者了。以太坊也没闲着,2230的支撑位坚如磐石,那些按照我们建议操作的伙伴们,这波利润应该都稳稳落袋了吧?说实话,看着以太坊的补涨走势,我都能想象到那些错过的投资者懊恼的表情。市场风向标:BTC市占比的微妙变化今天的重点观察指标是大饼的市场占比,目前维持在52%的水平(数据来源COINGLAS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