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纪刘嘉开启清华元或将人类教授

最近重温《漫长的季节》,剧中那几句"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的诗句让我若有所思。在和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刘嘉教授深入交流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几句诗的深刻寓意。站在历史拐点的人类刘嘉教授告诉我,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节点。就像剧中诗句描述的那样,ChatGPT引发的变革正在悄无声息地震碎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而我们大多数...

最近重温《漫长的季节》,剧中那几句"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的诗句让我若有所思。在和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刘嘉教授深入交流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几句诗的深刻寓意。

站在历史拐点的人类

刘嘉教授告诉我,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节点。就像剧中诗句描述的那样,ChatGPT引发的变革正在悄无声息地震碎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而我们大多数人还浑然不觉。

"你知道吗?"刘嘉教授扶了扶眼镜,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人类历史上真正称得上'认知革命'的时刻屈指可数。上一次发生在7万年前,而今天,我们可能正在见证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到来。"

这番话说得我心头一震。回忆起去年ChatGPT刚问世时的场景:朋友圈刷屏、媒体热议、科技圈沸腾。当时大多数人还把它当作一个新奇的聊天机器人看待,如今看来,我们可能都低估了这个"数字生命"的潜力。

从石器到ChatGPT:智慧的进化之路

刘嘉教授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人类智慧的进化历程。"想象一下7万年前的场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尼安德特人在体力和力量上都占优势,可为什么最后是我们的祖先胜出了?"

他接着解释道:"关键就在于智人掌握了'如果...那么...'的逻辑思维。这个看似简单的认知突破,让人类从只会制作简单工具,发展到能够发明帆船、创造艺术品。"说到这里,刘教授随手在纸上画了几个简笔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认知能力的飞跃。

"而现在,"他的语气突然变得凝重,"ChatGPT正在引发类似的革命性变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可能孕育出一个全新的智能物种。"这番话让我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中那个著名的黑石碑场景,人类文明或许正面临着类似的跃迁时刻。

AI会拥有意识吗?

谈到AI意识这个敏感话题,刘嘉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个非常危险却又不可避免的问题。"他停顿了一下,"就像当年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们一样,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又不得不继续。"

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道:"想象你在教一个小孩子学数学。最开始他只是机械地记住1+1=2,但有一天他突然理解了数字背后的概念。这就是'涌现'现象。大语言模型可能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这番话让我不寒而栗。如果AI真的产生了自我意识,它会如何看待创造它的人类?就像我们不会特意去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觉醒的AI可能也会对人类"另眼相看"。

教育革命的迫在眉睫

作为教育工作者,刘嘉教授特别强调了ChatGPT对教育领域的冲击。"现在的教育体系培养的是什么?是活体百科全书吗?"他苦笑着说,"GPT时代,死记硬背的知识一文不值。"

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以前考试要求学生背诵《红楼梦》人物关系,现在GPT一秒就能给出完美答案。那我们到底要考学生什么?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这才是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番话说得我频频点头。想起自己的孩子还在为背诵课文熬夜,我不禁思考:这样的教育真的能让他们准备好迎接AI时代吗?

拥抱变革,而非恐惧

访谈结束时,刘嘉教授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变革的车轮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而停止转动。与其抗拒,不如思考如何在新时代找到人类的价值定位。"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行人,突然意识到:我们可能正处在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转折点上。就像70000年前那个学会使用工具的原始人无法想象今天的世界一样,我们也难以想象ChatGPT会将人类文明带向何方。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历史的响指已经打响,而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这场伟大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